2008年6月21日星期六

禁白


禁白与交通无关,指的是禁止“白色污染”,主要就是禁用塑料袋。

突然间全球觉悟到塑料袋是万恶的东西:沟渠阻塞了,圣牛病了,海龟噎死了……罄竹难书,于是禁用的呼声就响起了。

我看一些电视街头访问,反对禁用的人还不少,尤其是淑女们。其中有一位对着镜头不屑地说:“我不习惯出门带个篮子。”

但她手上却不闲着,而是提着手提袋。淑女与手提袋是有机结合体,有些人甚至说:“出门没有手提袋,觉得好像没穿衣。”因此,她们一看到名牌,眼睛就发亮,不惜代价,要弄个回去。但要她们带个篮子,觉得落她们的脸。

我怀念上个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主妇们的简朴作风,光荣地建立了鲜明的身份,荣升“菜篮族”,很受重视,其中有人看准这个商机,办了一份报纸,内容适合主妇们看,售价一毛,于是主妇们把买菜剩的零头,买了一份放在菜篮里带回家,那份报纸赢得了“菜篮报”的称号。

要怎样禁止塑料袋呢?台湾几年前就规定卖场不得免费提供,希望能减少滥用,但惯性使到消费者宁愿付费也不肯改变,结果塑料袋的用量没有减少,塑料袋厂的工人也不再抗议。

由此可见“疏导”无法战胜惯性,必须用霹雳手段。

古城丽江就是用霹雳手段而在一个月内成功。2003年年中宣部禁用塑料袋,强制执行,不论卖场还有多少吨存货也必须报销,雷厉风行,果凑奇效。

有这样的描写:蓝天、白云,清洁的街道,三三两两的纳西族妇女背着背篓,不时从身边走过;成群的游客,人手拎着一个编织袋,从各色的商铺出来。在丽江,人们看不到五颜六色的塑料袋……

为什么说“成群的游客……手拎编织袋”?原来是游客的涌入才造成“大风起兮袋飞扬”的奇景,散布满坑满谷,五颜六色。当地的纳西人是不必用什么袋的。她们的妇女不论上山下坡,工作或行街,都背着个可爱的背篓,用途极广,可以置放任何物件,可以背着小孩。还有一个奇闻:

有游客看到某妇女的背篓在冒烟,以为是着火,趋前一看,篓里坐着一个男人在悠闲地吸烟。原来他就是那个妇女的老公!

多希望有一天背篓成为本地时尚,仕女们趋之若鹜,那将是一道亮丽风景线。届时上街血拼,不必大袋小袋抱着走,只须往后一抛就行,塑料袋自然就少用,而我将专注于观察背篓哪个有烟冒出,及时招呼大家围观,看看篓里那个衰男人到底长个什么模样。

4 条评论:

零零壹(001) 说...

不用竹箩那么夸张啦!现在已有环保袋了,购物可以带自己的环保袋,那就不用左一袋右一袋了,觉得还很方便,而且有些购物中心趁机卖环保袋,一个几块钱,幸好以前工作偶尔有送环保袋,所以,美的就出街带,丑的就买日常用品时拿出来装。

(最近要留言都不知为何失败,这篇是第4次写。可以SKIP掉下面的辨别码吗?改放匿名那个还有另一个选择,可以不必登录也可用其他名留言的。)

张木钦 说...

我也嫌麻烦,自己写几行也得登录,但要改变,还得等我研究研究。

匿名 说...

就是这个了。

Short short 说...

环保教育是需要长时间的灌输.
需要人民与政府共同努力..
唉!碍于政府政府无心,人民无力;大家的环抱意思差强人意...
要快又有效果..
那"禁"是最好的方式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