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21日星期六

小欧·小奥·还有小纳



中美两个大国正在争一件小事,其实只争一个字,就是:美
国总统大名应该译为欧巴马或是奥巴马,传媒把这件小事升格为“外交的斗争”。

至今为止,中方传媒依旧“睬你都傻”,看来山姆大叔这次是踢到铁板了。

于是想起恶人谷里有个大恶人,名字就叫奥沙马·宾·拉登,不是老美是不是也要为他正名为“欧沙马”。

是小欧或是小奥,都是汉语世界的事,老美想做“一字师”是多余的,最要紧的是管好他的英文版,不要误称总统为“欧沙马总统”就好。

中国翻译专家说,已经沿用一段时期的译名不会随便更改。

这说法有点道理,因为老美也用过,他们说,他们的侦察船在南中国海探头探脑已经有150年,所以不会随便更改。

但是我们这里有话说,因为我们也属汉语世界。

“已经沿用一段时期”不知是指新华社沿用的时期,或是外界包括全世界汉语圈沿用的时期。

譬如,马来西亚首相的译名为“纳吉”,从他还是政治小咖就沿用至今,新华社却突然译为“纳吉布”,二音节变成三音节,恐怕连“纳吉布”自己也吓了一跳。

维护者或说,把尾音也译出来比较准确,可是听起来总觉得是大声夹不准,而且,B音为什么一定是布,而不是伯,不,补,部……。

又或者说,如此译法可以“还原”,但是“布”为什么一定要还原为B,而不是BU?为什么不会变成Najibu?

有好些译名其实不止沿用“一段时期”,可能已经沿用几代人了,中国的专家也照改。

以前(几十年前)我们的地理课本是中国编写的,印尼有个地区叫做“摩鹿加群岛”,现在变成马鲁古群岛了。

中东有个沙地阿拉伯,现在变成沙特阿拉伯了。

非洲有个肯雅,现在变成肯尼亚了。

中美洲有个千里达,现在变成特尼里达了。

还有其他的,记不得许多了。

我们这里属于汉语世界的蛮夷之地,一切听大哥的,只好接受了。

5 条评论:

tongtong 说...

这样的华文翻译,知易行难,本土报章的地方名也有不同译法。突然想起当年发起的‘华语正音’活动,不知还有运作吗。

匿名 说...

秦始皇统一文字不统一词汇要负很大则任,应设一个‘调查委员会’查究。哪个国家国名翻译没经注册专利的话,就不能责怪别人任意翻译了。

“非死不可”又如何?你“肚懒”什么?

guilotine 说...

把一件译名小事,当成“外交斗争”;足见“大国暴发户”的小肚鸡肠。挟着两兆美元贮备金就鼻孔向天;不可一世。把前人教诲——不争朝夕,要争千秋;抛诸脑后。中华文化最后就穷得只剩下钱!

匿名 说...

华文音译外文,存在很大缺陷不争事实啦。挑剔也是白费力气。

‘乌鲁冷岳’已经译得驴唇马嘴,在延伸一下就成了“呀吃”!读出来都自己冒汗不打紧,还指望友族听得懂乎?

但过去要找好榴莲吃,“呀吃”这地方谁都懂!错不了。

匿名 说...

音译倒霉尤可恕,“马来西亚华人公会”缩成“马华”也好理解。唯独难解的是“马青”!

明明是‘马华公会青年团’嘛,经过一缩再缩就成了“马青”了!可笑。

哪一天巫统要正名了,说要恢复‘马统’和‘马青’时,魏家祥怎办?呵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