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

反石化的困惑

国光石化被台湾人赶了出来,要在边佳兰落户。

面对污染工业,起来反对是站在群众这边,是为群众的利益斗争。

之所以有点困惑是:石化工厂我们是不要了,但是石化产品我们可以不要吗?

如果产品我们要,工厂我们不要,那就是要把它赶到其他地方去,然而世界上有谁要这样的污染工业?

我们生活中的石化产品无处不在,即使是驾车去参加反石化大集会,也是要打了油才能上路,而汽油就是产品之一;再看这辆车,车内的石化产品可不少。

录一段资料看看石化产品是哪些:——

 
  成品油,直接为交通运输、各种动力机械设备和国防装备提供动力燃料和润滑材料。


  尿素、农膜是提高农作物单产、改善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手段。


  合成纤维、合成橡胶替代棉麻毛丝、天然橡胶,可节省大量耕地。如1万吨聚酯纤维相当于约20万亩亩产50公斤棉田一年所产棉花,1万吨腈纶纤维相当于250万头羊所产羊毛,1万吨合成橡胶相当于20万亩橡胶园一年所产天然橡胶。


  合成纤维: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,约占纺织工业基本原料的40%。


  合成塑料、合成橡胶可用在机械、电子、汽车、通讯、家电、建材、家具、包装等工业部门代替钢材、木材、纸张和有色金属材料及其他合金材料。一些性能独特的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航空、航天、海洋、电子信息、国防军工等新兴高科技产业。


  石化工业在高温、高压、深冷、易燃、易爆、强腐蚀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生产,需要先进、可靠、耐用的机械、通用及专用设备、自动化控制仪表等,对冶金、机械、电子等相关产业技术进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。(经济日报)

2012年7月23日星期一

领导与三陪

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承认在位时巴结媒体,不敢冒险触怒有权势的媒体大亨。

有权势的媒体可以造王,也可以废王。

中国虽然没有英国式的新闻自由,却也流传类似媒体难缠的笑话,在此转述分享。

 话说有地方官进京,记者问他对三陪小姐的看法,他惊讶地问:“北京也有三陪?”第二天,报纸的报道是:“领导飞抵北京,开口就问三陪。”

第二次见面,记者再问同样的问题,挨了闷棍的领导面无表情说:“不感兴趣。”报出来的是:“领导娱乐要求高,我市三陪遭冷遇。”

第三次堵着又问,领导不耐烦说:“什么三陪四陪五陪的,不知道!” 新闻报道是:“三陪难满足,四陪五陪才过瘾。”

到了第四次,领导索性一言不发。记者报道:“面对三陪,领导无言以对。”

第五次,领导终于发火了,报上标题写:“领导一怒为三陪。”

最后,领导告上了法庭,媒体争相报道:“法庭将审理领导三陪小姐案;”

领导晕倒。

(出处:滕征辉著《段子》)

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

金鱼吐纳与老牛反刍

今年来没什么稿,我倒愿意把去年即2011看成半辈子写稿生涯的截稿年。

这样比较好算,因为正好50年前即1961年我成了记者开始专职写稿,虽然写的是新闻而不是创作,但写新闻也称新闻稿,也是文字作业。

50年弹指一瞬间。但是摇笔杆50年的人算算还不少呢。

学习写作当然是从学校时代开始,那时是五十年代,学校有校刊,班上有壁报,都在鼓励同学们写作;校外则有《世界儿童》,《马来亚少年》等刊物以及报章上的学生版,提供发表 的园地。在这种气氛下,周围也就出现了不少小作家,其中写得最勤发表作品最多的小作家当推一位笔名孙振衍的同学,他个子瘦小,有人叫他孙子,有人叫他老孙,因为他姓孙,原名孙速藩,后来在文坛上扬名立万的笔名是马汉

还有一位笔名陈志浩的,不但热心写作,还是实践家,在同学群中聚沙成塔地筹办了一份文艺刊物《碧海》,可惜,热情有余经费不足,很快就玩完。这位陈志浩原名陈思庆,后来用了众所周知的笔名陈雪风写作,还赢得个文艺批评家美誉。

当时超越学生园地水准而进入报章成人副刊如《商余》的,还有一位笔名乔木的,可惜是高年级同学没来往,忘了他的大名 。另一位叫苏凤喜的女同学则是低很多年级,在校时不认识,她的笔名是爱薇

马汉不幸于今年六月离世,其他的人也写不多,都放慢脚步了。

校园里有写作的气氛,所以出了好些爱好写作的人,经常见面聊天,尽管谈话内容水准不高,却是热情洋溢。

我的第一篇习作发表在《马来亚少年》,给我很大的激励,虽然不记得有什么稿费。后来陆续有稿发表在星洲日报学生版,第一次拿稿费买了一本字典。

我很佩服那些写了几十年的作者,他们与我不同,很多人的职业其实与写作毫无关系,是凭着一股热情和执作坚持下来,而我,涂涂写写是我的职业,虽然那也是我的喜欢的工作。

一般来说,写新闻是报道新鲜事件,遇到重大新闻有兴奋感;写社论是交差;写专栏是有话想说就说,最是快意。我前期写新闻,中期写专题,后期写社论,退休后写专栏。

近日 不时有朋友来电问,很久没有稿了,健康怎样?

谢谢,健康如常,只是不论健康如何,写作应该有个截稿日期,不必誓言写到最后一口气那么勉强。

纪越大不等于智慧越高,能像巴金那样临老还写出巨著的人很少,普通人应该量力而行。

作家贾平凹挖苦作家们是玻璃缸里的金鱼,就那么一缸水,你吐出来,我吸进去,这叫做文章一大抄。

金鱼吐纳也许很不卫生,比较卫生的是老牛反刍,自吐自纳,肚子里有多少草料就反刍多少。

鲜活的例子就是那位政坛健笔敦马哈迪。他打从求学时代就在报上发表文章,到现在还勤写不息,是前辈老作家。不过,读他这几年的大作,大都在反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写《马来人的困境》时的观点,虽然辛辣,却再也激不起涟漪,因为他的话讲到“馊”了。既然馊了,就该收了。